本欄律法觀點 提供分享
日期 | 2025-09-30 |
---|---|
標題 | 關於筆跡比對結果應提示於當事人表示意見及借貸合意之舉證 |
內文 | 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1573號民事判決要旨
按法院認定事實應憑證據,而證據之證明力固由法院依其自由心證斷定之,惟其認定如與卷內資料不符者,其事實之認定即屬違背法令,當事人自得以其採證、認事不當,據為第三審上訴之理由。又判決書理由項下,應記載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民事訴訟法第226條第3項定有明文。是法院為當事人敗訴之判決,關於攻擊防禦方法之意見,有未記載於理由項下者,即為同法第469條第6款所謂判決不備理由,其判決自屬違背法令。查被上訴人主張系爭對話中上訴人行政人員呂0珊向被上訴人前負責人稱:「阿昌(即上訴人)說那些承攬證明他不簽,因為已經做完了」等語,似見系爭對話非兩造間之對話,亦無上訴人承認被上訴人主張系爭工程承攬金額之內容。又上訴人抗辯附表二之款項係被上訴人給付系爭工程之工程款,被上訴人未溢付甲款項等語,並提出發票、工程款發票與匯款金額對照表等為證,則上訴人承攬系爭工程金額若干?被上訴人有無溢付甲款項?自屬上訴人重要之防禦方法,非無詳加研求之必要。原審就此悉未調查審認,遽以系爭對話係兩造間之LINE對話,並以上訴人未於該對話中爭執系爭工程承攬金額,遽認系爭工程承攬金額係如被上訴人主張之附表一所示及其溢付甲款項,已有認定事實不憑證據及理由不備之違法。次按法院就文書之真偽,得依核對筆跡或印跡證之,核對筆跡或印跡,適用勘驗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359條第1項、第3項定有明文。調查證據之結果,應曉諭當事人為辯論,同法第297條第1項亦有明定。是法院自行核對筆跡、印跡勘驗文書之真偽,應將勘驗結果曉諭當事人為辯論,若未踐行此項程序,逕以自行勘驗之結果為判決基礎,其判決即有法律上之瑕疵。又當事人主張有金錢借貸關係存在,須就其發生所須具備之特別要件,即金錢之交付及借貸意思表示互相一致負舉證責任。原審自行核對系爭契約上訴人之簽名與系爭文件上筆跡相同,惟未將勘驗所得結果記載於筆錄,亦未曉諭當事人對此為辯論,遽認系爭契約為真正,並以該契約記載為據,認兩造將甲款項加計上訴人代墊費用後,合意以乙款項結算,充作上訴人對被上訴人之借款,而認兩造間有借貸之合意,亦有可議。另觀諸系爭結算書上除上訴人簽名及丙金額底線外,尚有被上訴人法定代理人陳0泰簽名及多處文字均以紫色原子筆書寫,又上訴人陳稱:(系爭結算書)內容有意見,伊簽名為真正;該文件非工程結算書,伊於右下方簽名時,無系爭文字之記載,其左下方簽名及其餘文字非伊所寫等語。似此情形,得否僅以上訴人簽名及系爭文字中之丙金額底線以紫色原子筆書寫,即認該底線為上訴人所劃,並同意以丙金額作為系爭契約借貸金額?顯滋疑義,自有究明之必要。原審徒憑上訴人自認系爭結算書之右下方簽名真正及丙金額底線均以紫色原子筆書寫,逕認丙金額底線為上訴人書寫,及兩造約定以丙金額為借貸金額,進而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斷,並屬疏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