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律師案例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與當事人適格

本欄將針對實務常見之重要爭議 與您分享

標題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與當事人適格
日期2017-04-03類別民事類
內文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946號民事判決要旨
公同共有之債權人起訴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係公同共有債權之權利行使,非屬回復公同共有債權之請求,尚民法第八百二十一條規定之適用,而應依同法第八百三十一條準用第八百二十八條第三項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須得其他公同共有人之同意,或由公同共有人全體為原告,其當事人之適格始無欠缺,但他公同共有人為對造當事人,事實上無法得其同意者,不在此限。陳○死亡後,繼承人為上訴人及陳○選等五人,被上訴人以陳○借與陳○選之一百萬元,借貸返還請求權屬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被上訴人基於該公同共有債權起訴請求陳金選為給付,既非對陳○選為回復公同共有物之請求,自屬固有之必要共同訴訟,應由公同共有人全體起訴,當事人始為適格。乃原審遽認被上訴人得請求陳金選履行債務,進而為實體上之裁判,不無違誤。
次按金錢消費借貸為契約之一種,須當事人間互相表示借貸之意思一致,且貸與人將金錢之所有權移轉於借用人,始生效力。又交付金錢之原因甚多,金錢之交付非當然成立消費借貸。故當事人主張金錢消費借貸契約存在,應就借貸意思表示合致及借款業已交付之事實,負舉證責任,其僅證明金錢之交付,未證明借貸意思表示合致者,仍不能認金錢借貸契約存在。原審就陳○選抗辯伊與被上訴人無借貸之合意,且陳○之全體繼承人訂立遺產分割協議書,無人表示爭吵系爭款項應列入遺產等語,參諸證人陳○華於一審證稱父親出院時,有對伊說多次向陳○選催討還款等語,則繼承人並非不知此筆債務之存在,何以全體繼承人未就此筆借款於分割遺產時為協議?陳○選抗辯與被上訴人無借款之合意,是否全然不可採信?攸關被上訴人請求當否之判斷,原審就此全未於理由項下說明其意見,遽為不利於陳○選之判決,亦嫌疏略。另陳○爵抗辯被上訴人、陳○與陳○選間若有系爭款項之催討,何以陳○仍願於九十八年六月三日匯款五十萬元予伊?若該款係為繳納保險費,大可匯款二十一萬二千一百九十四元即可,且與二期保險費四十二萬四千三百八十八元不相當,況次期(九十九年)未請款成功,應即要求以餘款繳納保險費,而非於陳○過世後始以訴訟請求等語,攸關陳○爵有無借款之合意,得否請求陳○爵為給付之認定。乃原審就此未遑詳予調查審認,逕謂陳錫爵有不當得利,而為此部分不利於伊之論斷,自嫌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