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律師案例祭祀公業派下權繼承與權利能否讓售

本欄將針對實務常見之重要爭議 與您分享

標題祭祀公業派下權繼承與權利能否讓售
日期2025-08-06類別家事類
內文
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95號民事判決要旨
1.按日治時期一般性派下權利包括:派下表決權、收益分派權利、得以擔任祭祀公業人權利、分配殘餘財產權利、參與處分公業財產權利等。公業之派下,對產生於公業之權利,依其一定份額有請求分配權;但對於共有地之持分,則無固定持分。祭祀公業財產上之收益,一般習慣是充為祭祀其祖先之費用,但祭祀費用之外之殘額,要如何處理之問題,並無一定習慣可循,可依各祭祀公業之規約,或該公業之慣例處理(參考自姉齒松平,祭祀公業與臺灣特殊法律研究,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80年5月1版1刷發行,頁50、52)。系爭賣渡證既為廖0格等出賣人於日治時期將渠等共有系爭土地之持分額讓與廖0法等2人之憑證,依上說明,廖0格等出賣人所讓與者,究為系爭土地共有之持分,抑或前揭一般性派下權利或其他?攸關廖0滄等6人如何對系爭公業為系爭土地價金分配款債權之行使,則系爭收益權之性質及其權利內容,究與系爭土地價金分配款有何關連,自應查明,業經本院前次發回意旨予以指明。乃原審就此部分,仍未詳加查明並為認定,僅以系爭賣渡證性質上屬各出賣人就其等在各該特定土地之收益權為讓與,並非房份之讓與,及該賣渡證所載買賣標的為出賣人在公業特定財產之持分額等由,遂謂廖0滄等6人依系爭賣渡證所取得各該房出賣人在系爭土地「持分額」,即屬系爭收益權性質,而得據此請求系爭公業給付系爭土地價金分配款,尚嫌速斷。
⒉次查廖0昭於昭和19年2月12日以養子緣組入籍廖0法之配偶廖0甘戶內為螟蛉子,其係廖0進死亡後,因廖0法已無子嗣,廖0甘為廖0法立嗣目的所收養為螟蛉子,屬死後養子,依臺灣日治時期死後立嗣之習俗,其效力等於生前收養;又昭和12年9月4日向廖0來等人買受系爭土地持分1/36,並簽立賣渡證之人為廖0進,均為原審所認定之事實。果真如此,廖0昭係因上開習俗,得以於廖0進死亡後,成為廖0法之養子,而承繼廖0法之派下權及財產;惟廖0昭得以承繼廖0進向廖0來等人買受之收益權,究係緣於斯時何法令或習俗?則未見原審予以究明。此攸關廖0滄等6人繼承系爭收益權之範圍,系爭公業對此亦予爭執,自有釐清之必要。
⒊又廖0法向廖0買受之賣渡證內容係記載「持分額各人之部分全部即六分之叁分半也價格壹百四拾圓也」,出賣人並包括張0等2人;此為廖0就系爭土地之持分1/3,與張0等2人之持分,合計六分之三分半,全部售予廖0法等情,並為原審所是認。似見該賣渡證所取得之收益權,包括張0等2人就系爭土地之持分在內。果爾,張0等2人就系爭土地有無持分存在及其持分若干,影響廖0法自廖0買受取得系爭土地之持分比例。系爭公業對此持分額亦迭加爭執。究竟該賣渡證所指出售持分額「六分之叁分半」之意為何?原審就此未詳加闡析,逕以廖0滄等4人未主張取得張0等2人售予廖0法之收益權部分,即謂無論述該2人有無持分出售之必要,自嫌率斷,並有判決不備理由之違誤。